CSIG图像图形技术挑战赛是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主办的系列赛事,旨在促进图像图形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应用,解决企业面临的技术难题,扩大企业宣传面,帮助企业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
为推动国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Camera及其相关领域在读学生的培养,选拔优秀人才,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携手举办第六届CSIG图像图形技术挑战赛—2025“Camera学术之星”影像算法技术竞赛。
主办单位: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合作单位: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支持平台: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报名入口:
https://developer.huaweicloud.com/competition/information/1300000173
一、赛题方向
1.背景:移动终端受空间体积、平台算力等影响,相比单反相机,在暗光场景与短曝光场景下成像效果欠佳,细节涂抹、噪点大。本赛题目标是基于暗光成像场景图,利用包括但不限于图像增强,AIGC等手段,实现暗光场景的图像细节增强。
2.目标:请对提供input文件夹内的暗光场景图像做细节增强和噪声抑制,提升图像中表现的场景信息,同时保持图像内容的自然真实。请在处理前后确保整体图像的亮度和颜色保持一致,分辨率一致。本赛题的处理结果将会和利用高信噪比手段获得的更高质量图像(Ground Truth)做对比,更接近Ground Truth的结果得分会更高。
二、赛题详情
1.初赛:
赛题一数据包括三部分:
①验证集(evaluation),一共3个数据对,分为输入和参考答案。供参赛者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不需要上传效果;
②测试集(input),赛题一50组,其中名称<100的图片为仿真图像;大于100的图像为实拍真实图像,均为考察测试题。
③实拍图像的曝光参数和等效焦距等成像信息,请参考《测试数据成像参数信息.xlsx》。
对应赛题,请仅上传测试集图像名称对应的处理结果到平台,不需要上传其他信息,名称请保持和输入图像的严格一一对应。
2.决赛:
进入决赛的队伍准备自己的方案展示(PPT),并现场处理决赛提供的10组测试图像并计算分数,整体分数由评委提问后打分+现场测试计算分数排序组成。
3.考核指标:
①本赛题Ground Truth采用同场景更高信噪比拍摄手法采集得到的真实图像作为参考,计算客观指标作为比较标准,以指标高者为优胜;
②利用带参考与无参考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加权后取均值排序(具体计算指标方法在决赛入围名单时公布),每个参赛队伍每周有一次上传结果的机会,评分指标在初赛结束公布排名时公布。
三、提交作品要求
1.初赛:
50组测试图像的处理结果jpg格式文件;上传网站进行判分计算并排序,初赛截止时前10名队伍进入决赛。
压缩文件应当按照以下样例的目录格式:
2.决赛:
方案综述材料一份(PPT格式),用作现场展示。
决赛现场获得的新测试图像10组的处理结果,现场算分排序。
作品名请严格和试题匹配,且不要包含汉字状态下的符号。如测试组为"case1", 则上传作品图像为"case1.jpg"。
作品限上传格式为zip的文件,且大小<= 500MB. 存储图像请保存为jpg格式,统一存储到output_dir文件夹内。
报名入口:
https://developer.huaweicloud.com/competition/information/1300000174
一、赛题方向
1.背景:让手机能在百倍变焦下也能拍得清晰,超越人眼,对标单反!本赛题目标是基于低分辨图像,利用包括但不限于图像增强,AIGC等手段,实现长焦场景的图像细节增强。
2.目标:请对提供input文件夹内的低分辨场景图像做细节增强和噪声抑制,提升图像中表现的场景信息,同时保持图像内容的自然真实。请在处理前后确保整体图像的亮度和颜色保持一致。本赛题的处理结果将会和利用高分辨率手段获得的更高质量图像(Ground Truth)做对比,更接近Ground Truth的结果得分会更高。请注意提供的input图像已经为低分辨图像完成双线性插值到所需分辨率后的结果,因此请确保输入输出图像保持一致的分辨率即可,不需要额外进行分辨率放大。
二、赛题详情
1.初赛:
赛题二数据包括三部分:
①验证集(evaluation),一共3个数据对,分为输入和参考答案。供参赛者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不需要上传效果;
②测试集(input),赛题二60组,其中名称<100的图片为仿真图像;大于100的图像为实拍真实图像,均为考察测试题。
③实拍图像的曝光参数和等效焦距等成像信息,请参考《测试数据成像参数信息.xlsx》。
对应赛题,请仅上传测试集图像名称对应的处理结果到平台,不需要上传其他信息,名称请保持和输入图像的严格一一对应。
2.决赛:
进入决赛的队伍准备自己的方案展示(PPT),并现场处理决赛提供的15组测试图像并计算分数,整体分数由评委提问后打分+现场测试计算分数排序组成。
3.考核指标:
①本赛题Ground Truth采用同场景更高分辨率拍摄手法采集得到的真实图像作为参考,计算客观指标作为比较标准,以指标高者为优胜;
②利用带参考与无参考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加权后取均值排序(具体计算指标方法在决赛入围名单时公布),每个参赛队伍每周有一次上传结果的机会,评分指标在初赛结束公布排名时公布。
三、提交作品要求
1.初赛:
60组测试图像的处理结果jpg格式文件;上传网站进行判分计算并排序,初赛截止时前10名队伍进入决赛。
压缩文件应当按照以下样例的目录格式:
2.决赛:
方案综述材料一份(PPT格式),用作现场展示。
决赛现场获得的新测试图像15组的处理结果,现场算分排序。
作品名请严格和试题匹配,且不要包含汉字状态下的符号。如测试组为"case1", 则上传作品图像为"case1.jpg"。
作品限上传格式为zip的文件,且大小<= 500MB. 存储图像请保存为jpg格式,统一存储到output_dir文件夹内。
大赛设置2个赛道,每个赛道设置赛题1道,每个赛道设置初赛和决赛两个赛程。
初赛采用刷分打榜的形式,提交测试图片判分排序;决赛采用现场答辩+现场测图评分的模式。
1. 报名时间(2025年8月21日14:00~ 2025年10月7日18:00):所有参赛者在该日期间内,于大赛官网进行注册报名和组队,并接受参赛资格审核。
个人参赛:参赛者点击页面右上方“立即报名”按钮即可报名大赛。已有华为云账号的选手可直接登录华为云账号进行报名,尚未注册华为云账号的选手需要先注册后报名。
组队参赛:参赛者报名成功之后,在大赛页面左侧“我的团队”页签中选择创建队伍或加入已有团队,创建团队的选手即为队长,队长拥有添加团队成员、审批队员申请加入等权限。每个团队人数最多3人,且每位参赛者仅可加入一支队伍。
2. 作品提交(2025年8月21日14:00~ 2025年10月7日18:00):所有参赛者须在该日期间内,在大赛官网按照要求,合规地提交参赛作品,且在初赛阶段内最多提交次数为10次。
3. 赛事评审(2025年10月中旬):专家根据团队提交的最终作品,按照初赛评审标准进行打分及评审,将评选出10组晋级决赛,学生需配合组委会提交相应材料或证明。
4. 公布晋级决赛名单(2025年10月中旬 ):评选10组晋级决赛,由大赛组委会公布晋级决赛团队名单。
5. 线下路演(2025年10月下旬):决赛采取现场答辩的评审方式。(如不参加现场答辩,视为自动放弃获奖资格)
6. 颁奖及闭幕(2025年10月下旬):现场答辩评出最终排名后,大赛组委会将举办颁奖典礼及闭幕仪式。
7. 第六届CSIG图像图形技术挑战赛总决赛(2025年10月31日):在徐州召开的第十三届国际图象图形大会期间举行,两个赛道的冠军队伍参加角逐。
*注意:大赛赛程时间可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延长,请参赛者不定时关注大赛官方信息。
国内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在读学生,含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1. 报名时间:2025年8月21日14:00 ~ 2025年10月7日18:00
2. 组队说明:在页面左侧“我的团队”页签进行组队,每支队伍人数为1-3人,可以有1名指导老师(不占用名额)。
3. 报名方式:使用华为云账号登录大赛官网,点击大赛官网页面上方“立即报名”按钮报名参赛。
4. 参赛者须确保报名信息准确有效,否则会被取消参赛资格及奖励。
1. 参赛者所提交的代码和文档等数字资产,知识产权归参赛选手所有。所有华为方需求的资料或代码仅用于比赛公平性验证;
2. 本赛事提供的所有待处理图像信息,所有权归华为方,仅用作本赛事使用,禁止作为商用用途或者学术发表;
3. 赛事评价会对入围决赛的参赛作品做人工主观审核,若识别到明显违反一般人对图像相似度的主观认知,但考核指标异常高的作品,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4. 参赛者的处理过程不得采用商用图像处理软件,包括华为图库、photoshop,美图秀秀等修图软件或者豆包、通义千问、chatgpt等商用ai产品。若经证实,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5. 所有提交成果必须为参赛团队原创,不得直接复制他人代码、模型或方案。入围决赛的参赛者,在入围前需提供对参赛算法为本团队原创的必要性证明,如算法说明文档等。若引用借鉴,或采用三方成果作为预训练、预处理数据,需要在证明材料中做出显著申明。若不满足上述要求,将被取消参赛资格;
6. 在同一赛题内,每人只能属于一支参赛队伍,若出现同一参赛选手在多支参赛队伍,将取消所有包含该选手的参赛队伍资格;
7. 预赛阶段参赛者所使用的所有计算资源产生的费用,由参赛者自行承担;
8. 参赛团队应当确保所有人对成果做出贡献。入围决赛的参赛者,在入围前需提供对组内分工贡献的说明。若不满足上述要求,将被取消决赛资格;
9. 赛事路演(2025年10月下旬):决赛采取现场答辩的评审方式。(如不参加现场答辩,视为自动放弃获奖资格)
参赛选手交流群(仅作为选手之间讨论和交流):点击阅读原文或识别下方二维码链接扫码入群,进入交流群。
大赛重要节点通知会在群内第一时间告知,请所有报名选手务必加群。
联系人:孙老师
联系电话:010-82544661
赛事咨询邮箱:info@csig.org.cn
Copyright © 202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