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博论坛邀请历届优博获得者及其他优秀科研工作者分享前沿研究进展。论坛致力于为青年学者们搭建学术交流和研讨平台,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与合作,激励创新性研究,推动中国图像图形学领域的科技进步。本次论坛为第十期优博论坛,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中山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CSIG优博俱乐部、CSIG青工委和CSIG机器视觉专委会联合承办,邀请十余名知名专家学者讲者做学术报告,并组织举办青年学者服务环节。
一、会议时间
2025年4月11日下午-12日全天
4月11日下午(2:30-3:00)签到
二、会议地点
深圳市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中大学人苑酒店)二楼会议室2
三、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
承办单位:中山大学网安学院、CSIG优博俱乐部、CSIG青年工作委员会、CSIG机器视觉专委会
四、会议日程
专家学者
简介:朱策,电子科技大学格拉斯哥学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IEEE/Optica Fellow,IEEE两个学会和APSIPA的杰出讲座学者,中国通信学会会士,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常务理事。现任IEEE成都分会和IEEE ICME指导委员会主席。2017年起连续八年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及2020年起连续五年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荣获中国图象图形学科技进步一等奖、四川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等。
报告题目:频率引导的图像超分辨率Transformer:轻量化架构与量化协同优化
简介:刘敏,湖南大学二级教授,副院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核心成员。2004年获得北京大学学士学位,2012年获得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博士学位,湖南省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机械工业先进制造视觉检测与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工委副主任。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第一、通讯作者在IEEE汇刊发表论文50余篇,获省部级科研奖励5项。
报告题目:手术机器人多模态感知
简介:侯臣平,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人工智能基础方面的研究工作,在自适应学习理论与应用等方面取得了系列研究成果,并成功应用于国防领域。近年来,在IEEE TPAMI、JMLR等国内外刊物和会议上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包括IEEE/ACM汇刊长文50余篇),担任ICML、IJCAI、AAAI等会议的AC/SPC/PC等,是PR、FCS等SCI期刊的编委,多篇论文进入ESI各层次高被引论文。担任军科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科技部2030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等15项项目。获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获国家杰青、优青、湖南省杰青等。
报告题目:自适应环境变化的机器学习方法初探
简介:杨鑫,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学校学科建设办公室副主任、社会计算与认知智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与视觉等。研究成果发表在NeurIPS、SIGGRAPH、CVPR、TVCG、TPAMI、IJCV等领域高水平刊物上,出版专著3部,获得2024年CSIG技术发明一等奖(第1)、2023年大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第1)、2023年日内瓦国际专利金奖(第1)、2023年辽宁省自然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第1)、2022年CCF-CADCG优秀图形开源奖(第1)等。担任中国图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图学学会可视化与认知计算专委会主任、中国指挥与控制学会虚拟现实与人机交互专委会副主任、CSIG数字娱乐与智能生成专委会副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秘书长、中国图学学会奖励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等学术兼职。
报告题目:基于交互引导的感知与建模
简介:索津莉,清华大学自动化系长聘副教授、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0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作至今。曾主持国家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或课题近10项,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0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序3)、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一等奖(序1)、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序2)等荣誉。目前担任3本国际学术期刊编委、1个领域国际学术会议主席,并担任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智慧城市基础设置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等。
报告题目:低照度环境轻型计算摄像研究进展
简介:赵思成,清华大学副研究员,国家级青年人才,ACM/IEEE/CCF/CSIG高级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研究方向为情感计算、多媒体分析、机器学习等。发表IEEE/ACM汇刊、CCF推荐A类论文6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0000余次,H指数为52。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情感计算与理解专委会秘书长、IEEE TIP/IEEE TAFFC等国际期刊编委、IEEE TFS/ACM TOMM等国际期刊首席客座编辑、NeurIPS/ICML/CVPR/ECCV/ACMMM/AAAI/IJCAI等国际会议领域主席或资深程序委员。主持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CCF-滴滴盖亚学者科研基金等项目。获得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CSIG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CSIG优秀博士学位论文、ACM SIGMM中国新星奖、MMM 2015最佳论文Runner-up奖等奖励,入选AI 2000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和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报告题目:情智兼备数字人与机器人的研究
简介:唐厂,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湖北省“杰青”、“青拔”和“楚天学子”。2016年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2014年9月-2015年9月在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联合培养学习一年。从事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方面的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2篇,ESI热点论文2篇,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CAAI-华为MindSpore学术奖励基金以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担任Neural Networks、IEEE Journal of Biomedical and Health Informatics和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ce Technology等期刊编委,国际数字图像处理大会ICDIP 2022/2023/2024程序主席。研究成果获2024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第1)、2024年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第2)、2023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排名第1)和ACAIT 2021最佳论文奖。研究成果落地于亚马逊、京东健康等企业以及国防应用。
报告题目:多视图聚类方法及应用
简介:武阿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开放世界感知与理解,主要关注物体感知、AI for Science等方向的研究。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在IEEE TPAMI、NeurIPS、ICLR、CVPR等期刊和会议一作发表20余篇论文。目前主持国自然面上、青年等项目。获得2021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华为“潜在”高价值专利,合作项目被评为“华为优秀合作项目”。
报告题目:开放世界物体感知方法研究
简介:江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副教授,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团队负责人。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开放环境视频图像处理增强、多模态融合感知与理解、数字人生成和视觉驱动等。相关研究成果发表IEEE 汇刊和CCF A类会议论文60余篇,谷歌学术累计引用5800余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5项。曾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黑龙江省优秀青年、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激励计划、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 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等荣誉奖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面上项目、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哈工大神舟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报告题目:开放环境图像视频感知增强
简介:罗根,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合作导师代季峰教授,博士毕业于厦门大学,师从纪荣嵘教授。研究方向为跨媒体计算,围绕该方向在TPAMI, IJCV, CVPR, ECCV及 NeurIPS等CCF推荐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2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500余次,其中7篇论文被CVPR, ECCV和NeurIPS等领域顶会评为口头报告 (Oral Paper),主持首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博士研究生项目)、博士后面上项目等,获评CSIG优博提名奖,上海市“超级博士后”等。曾负责厦大思源大模型的开发,目前负责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书生·万象系列的原生多模态大模型研发。
报告题目:原生多模态大模型的技术演进与探索
青年学者
简介:沈力,博士,中山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逸仙学者。曾就职于京东探索研究院与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此前分别于2013年和2017年在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和运筹学与控制论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大规模优化算法与理论及其在可信人工智能、统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中的应用。目前在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旗舰期刊 (IEEE TPAMI、JMLR、IJCV等)和顶级会议(ICML、NeurIPS、ICLR、CVPR、ICCV等)发表论文100余篇,谷歌学术论文引用4000余次,专利授权20余项。担任人工智能顶级会议ICML、ICLR、ICPR、ACML 领域主席以及AAAI高级程序委员会成员。
简介:赵朴凝,中山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电子工程系博士,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在腾讯、之江实验室从事机器学习、数据安全与隐私相关研究工作。目前已经以第一作者发表CCF A类论文11篇,含5篇信息论领域顶级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Theory,1篇信息安全领域顶级会议IEEE S&P。此外还以第一作者发表ICLR论文1篇并入选亮点(Spotlight)论文。担任人工智能会议ICML/NeurIPS/ICLR和信息安全期刊TIFS等审稿人。
简介:戴涛,博士,深圳大学助理教授,特聘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和机器学习等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在底层视觉增强(图像超分辨、图像增强)、3D点云分析等研究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在计算机视觉三大顶会CVPR/ICCV/ECCV,人工智能顶级会议ICLR/AAAI/IJCAI,以及IEEE TPAMI/TSP/TCSVT等CCF:A/B类会议和期刊累计发表论文40余篇。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广东省自然基金和深圳市基础研究、 腾讯“犀牛鸟”青年教师科研基金等项目。戴涛与腾讯、美团、华为、平安、OPPO等知名企业保持紧密合作。
简介:马天磊,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郑州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河南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河南省“现代工业过程智能优化与控制”创新型科研团队骨干成员,河南省优化与智能控制技术工程研究中心骨干。河南省教学成果奖、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郑州大学教学成果奖、郑州大学中青年教师讲课大赛等获奖者。兼职河南省自动化学会秘书、河南省照明学会智能控制专委会委员。现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项、河南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1项、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科研项目(A类资助)1项、河南省博士后科研项目(一等资助)1项、企业委托开发横向课题(XX机器人优化设计)1项。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模式识别、多模态优化、微弱信号检测、机器人智能控制。
论坛主席
简介:任文琦,教授,博导。中山大学“百人计划”引进人才,天津大学与美国加州大学Merced分校联合培养博士,从事计算机视觉与多媒体内容安全领域的研究。在CCF-A类期刊和会议长文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Google学术引用17000余次,入选2022/2023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多次担任CVPR、ICLR、AAAI等AI和CV领域重要学术会议的领域主席和高级程序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联合重点项目,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华为、腾讯等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获中国计算机学会优博论文奖、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5)、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3/5)。
简介:李勇,东南大学副教授,2020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留学和工作。长期从事人工智能,单/多模态情感理解及其下游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其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在IEEE T-PAMI,IEEE T-IP,CVPR,ICCV,NIP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会议上,谷歌学术引用2300余次,入选2021年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博(全国10人),2022年人社部“香江学者”研究计划,作为核心执行者参与香港地区“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老年痴呆患者辅助护理效果评估”研究课题,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博俱乐部副秘书长。
Copyright © 202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