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简介
“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是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的学术活动,旨在推动图像图形学科的普及,加强各高校研究所以及企业间的交流。自2017年4月起,分别在扬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兰州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海南大学、福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佛山科技学院等及深圳、烟台成功举办了100余期,线上线下参会人数累计数万人次,受到业界好评。
本次“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由CSIG交通视频专委会与南昌航空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联合承办,交流主题为“视觉智能前沿技术”。
主办单位: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
承办单位:CSIG交通视频专委会、南昌航空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
会议时间:2025年10月12日14:00
会议地点:江西省南昌市南昌航空大学前湖校区第二报告厅
二、执行主席
明悦 教授
个人简介:明悦,北京邮电大学教授,博导,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研究方向为跨媒体感知协同计算、视频行为分析、场景深度估计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多项企业合作项目,研制了系列关键平台、设备和系统成果。在TMM, TCSVT, TASLP等为代表的本领域顶级刊物发表高水平SCI/EI检索论文91篇(一作39/通讯43),ESI高被引论文1篇(一作),授权发明专利32项,实现成果转化1项,软著12项,专著2本;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排1)、吴文俊技术发明二等奖(排1)等6项。相关成果在国家电网、中兴、腾讯、波音、高通等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中应用,为国家智能化平台和设备技术水平提升做出了贡献,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张聪炫 教授
个人简介:张聪炫,南昌航空大学二级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西省杰出青年人才计划人选,江西省青年井冈学者,曾获江西省创新争先奖、江西省青年科技奖和江西省青年五四奖章,分别担任江西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南昌会员中心副主席、江西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等学术兼职。长期致力于机器视觉与智能感知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青、青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西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航空科学基金以及企业委托课题等项目20余项,在IEEE Transactions、IJCV、CVPR、ECCV、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发明专利56项,研究成果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江西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江西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
三、特邀专家
赵耀 教授
个人简介:赵耀,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IEEE Fellow。现任“视觉智能交叉创新”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主任、“科幻音视频智能处理”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领域为数字媒体信息处理与智能分析,包括图像\视频压缩,数字媒体内容安全,媒体内容分析与理解,人工智能、无人驾驶等。主持了新一代人工项目、973计划、863计划等项目30余项。在包括IEEE Trans.等国内外期刊、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世界互联网大会领先科技奖1项。指导的博士生8人获北京市和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受邀担任了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IEEE Transactions on Circuits and Systems for Video Technology等多个国际杂志编委。他是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云计算与大数据专项总体组专家。
报告题目:AIGC伪造检测的泛化性研究
报告摘要:随着数字媒体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图像、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已成为现代社会 中最主要的信息媒介。同时,各类编辑和生成技术层出不穷,各种强大的编 辑工具也随之产生。这些编辑手段降低了内容篡改的门槛,编辑后的图像、视频的视觉效果逼真。尤其是近年来出现的深度伪造技术引起了更广泛的社会关注。由此,多媒体内容的真实性越来越受到质疑,其真伪鉴别和取证成 为研究热点。本报告首先介绍深度伪造的取证方法和研究进展,涉及多媒体 内容取证的研究背景、深度伪造的危害和检测方法、AI伪造人脸的真伪鉴别方法、生成式人脸编辑的主动防御等,然后重点介绍课题组的部分研究工作。
吕科 教授
个人简介:吕科,中国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北京市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培养计划特聘教授,鹏城国家实验室双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A)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基础科研条件与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项目负责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北京市教委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三十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国际主流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编著两部。研究成果先后获2004年度、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二等奖、2012年度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二等奖,201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京区)成果转化奖,2021年首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团队银奖。
报告题目:高保真数字人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报告摘要:2024年中国科协发布的十大前沿科技问题中,“情智兼备数字人与机器人”位列重大科学问题之首,充分彰显了国家在数字人技术发展领域的战略布局和高度重视。作为新一代智能交互的核心载体,高保真数字人技术正在深刻重塑通讯、教育、传媒等关键领域的应用范式。高真实感数字人技术通过深度融合计算机图形学、人工智能、多模态交互与物理仿真等前沿技术,构建出在外观形态、动作表现、情感表达及行为逻辑等维度全方位逼近真实人类的数字实体。其核心技术创新在于实现了从静态视觉呈现到动态行为逻辑的全维度交互仿真,能够在实时交互过程中持续保持自然流畅的沉浸式体验,最终创造出与人类无感知差异的数字形态。值得注意的是,高保真数字人不仅是技术工具的革命性突破,更深远影响着社会协作模式、文化形态演进乃至人类自我认知的重构。本报告将探讨数字人技术的关键突破与核心挑战,重点围绕数据构建、基座模型、控制编辑及沉浸交互等核心技术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展开论述,并对数字内容创作、智能客服与数字营销、人形机器人驱动等典型应用场景的落地挑战进行深入分析。
金一 教授
个人简介:金一,北京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博导,CCF杰出会员。担任CCF YOCSEF副主席(25-26),多媒体专委会、大数据专委会执委等。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专家组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多模态数据融合感知、交通视频语义理解、可信行为分析及多媒体隐私保护等。主持国家级、省部级项目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5篇,其中包括IEEE/ACM汇刊等领域重要期刊和CCF A类会议CVPR,AAAI,ICCV,ICAI,ACM MM等。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7项,参编国家、行业标准3项。获IEEE Computer Society年度最佳论文奖提名奖等国际论文奖励3项,第五十届日内瓦国际创新发明银奖、2023年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创新成果二等奖、2024年通信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铁道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入选2023年度北京市轨道交通学会杰出青年人才。
报告题目:模态共性与模态特性:跨模态行人再识别思考
报告摘要:对特定行人目标进行跨摄像头跨场景检索,在公共监控、智能安防、城市治理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已成为计算机视觉的研究热点之一。以低质量行人特征表达、移动行人目标检测、跨视域、跨模态行人再识别等为代表的智能感知与推理在真实开放场景行人检索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团队结合平台积累和优势,在领域权威期刊和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等发表论文20余篇,本次报告将结合团队近年来在跨模态行人再识别领域的部分研究成果,探讨弱监督机器学习、跨模态特征一致性表达、模态融合与交互等在开放场景行人目标搜索的若干关键技术及其未来发展方向。
李甲 教授
个人简介:李甲,博士,教授, IET Fellow,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2005年于清华大学获学士学位,2011年于中科院计算所获博士学位,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北航青岛研究院副院长兼虚拟现实创新中心主任,可视计算与人机智能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CSIG交通视频专委会秘书长。主要研究极端环境视觉计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优青等项目20余项,在IEEE TPAMI、CVPR等领域顶级期刊和公议发表论著140余篇,授权中国美国发明专利77项,曾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北京市优博和中科院优博,获中国计算机学会技术发明奖、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奖等奖励。
报告题目:极端环境视觉计算
报告摘要:在深空探测、航空航天等领域,视觉场景和目标可能受限于有限的观测手段和极端的观测条件,在多个层次上产生欠观测现象,形成了大量干扰强、样本少、成像差的极端环境及其低质数据,现有方法难以有效计算解析。针对该问题,本报告将介绍团队在极端环境视觉计算方面取得的系列成果,包括极端环境的视觉感知增强、复杂场景的目标解析增强、极少样本的语义理解增强等,并介绍这些方法在重要行业领域可能的应用。
四、会议流程
14:00-14:05 南昌航空大学校领导致辞
14:05-14:10 交通视频专委会领导致辞
14:10-14:15 与会人员合影
14:15-14:45 主题报告:赵耀教授
14:45-15:15 主题报告:吕科教授
15:15-15:45 主题报告:金一教授
15:45-16:15 主题报告:李甲教授
五、联系方式
承办方联系人:熊老师 15730441496 70898@nchu.edu.cn
主办方联系人:王老师 010-82544754 info@csig.org.cn
Copyright © 202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