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学者报告会是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视觉检测专业委员会组织发起的系列学术交流活动,旨在为青年科研人员搭建开放、前沿与高质量的学术交流平台,促进新兴研究力量的成长与合作。
活动聚焦计算机视觉、图形学、机器学习、多模态智能、机器人等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报告会采取每周一次的形式,邀请活跃在相关领域的青年学者分享其代表性成果、科研思考与前沿探索,并与学界和产业界同行进行深入交流。
青年学者报告会致力于推动前沿技术传播,加强产学研联动,为青年学者展示研究、拓展合作、了解行业趋势提供有力支撑。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学者报告会(第三期)将于2025年11月14日(周五)15:00-17:00举办。本期活动邀请北京大学吴艳敏博士,分享其在三维场景中实例级感知方向的研究成果。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
承办单位: CSIG视觉检测专业委员会、湖南大学、湖南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
会议信息
会议时间:2025年11月14日(星期五)15:00-17:00
学会官方视频号:
欢迎关注CSIG官方视频号,观看直播

学会B站直播间:

腾讯会议室:
会议号加入:306-515-762

特邀嘉宾

吴艳敏 博士 北京大学
报告题目:三维场景中的实例级感知
报告摘要: 物体实例作为三维场景的核心基本表示单元,是支撑具身智能系统实现环境感知和人机交互的关键基础。在具身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精准的物体级场景建模与理解直接决定了系统对复杂环境的适应能力、任务执行的可靠性以及人机交互的自然度,其研究价值与应用前景尤为突出。本报告将系统阐述汇报人博士期间的系列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包括:基于物体级SLAM的环境建模,聚焦环境感知与下游具身任务的深度耦合,实现兼具精度与实用性的场景建模;3D视觉-语言跨模态物体定位,提升3D视觉特征与语言概念的匹配精准度,支撑语言驱动的任务执行;基于3DGS的开放词汇场景理解,借助高斯表征的优势与实例分割先验,实现物体外观、语义信息与几何结构的统一建模,突破封闭词汇体系的局限性。
个人简介:吴艳敏,2025年7月于北京大学视觉信息智能学习实验室计算机专业博士毕业,师从张健副教授。现就职于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自动驾驶算法研究工作。博士期间研究方向聚焦三维场景感知和理解,具体研究内容包括:3D 视觉-语言跨模态场景理解、视觉 SLAM 和神经渲染。在机器人、人工智能国际顶级期刊会议 T-RO、 T-PAMI、T-MM、T-ITS、T-CSVT;NeurIPS、ICLR、CVPR、ICCV、IROS、3DV 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第一作者 7 篇,授权发明专利 2 项。深度参与国自然、教育部重点项目攻关,长期致力于机器人、智能汽车等具身场景的物理 AI 研究与工业落地。
主持人

刘鑫琦 助理教授 湖南大学
个人简介: 刘鑫琦,湖南大学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学院助理教授,原百度视觉算法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具身场景感知和理解、多模态数字人与机器人交互建模。在IEEE汇刊TVCG、CAD、CVPR、ACM MM等计算机视觉与图形学领域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 10 余篇,长期担任CVPR、ICCV、ECCV、ACM MM、TCSVT、Neurocomputing等十余国际顶级会议与期刊的审稿人。
Copyright © 202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