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会员系统  |  联系我们  |  加入学会  
学会动态
CSIG科普活动日“虚拟现实、美好生活” 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18-09-21      来源: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分享:

2018921日,中国科协2018全国科普日主会场重点活动即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普活动日:虚拟现实、美好生活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学会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及其他合作单位共同承办,学会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周明全教授主持,中科院计算所、新工科联盟、高校、高新企业的图像图形专家和教育界学者出席活动并作专题报告,共有100余位来自各个单位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和科普爱好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2018全国科普日活动由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信部、中科院联合主办,以“创新引领未来,智慧点亮生活”为主题,在为期一周的活动时间全国开展万余场系列主题性、全民性、群众性科普活动。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的本次活动被遴选为全国科普日主会场重点活动,由科界平台面向全国全程实时在线直播,网易平台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直播和专访。 中国科协全程指导,并采访了有关专家。

 

 

image.png 

 

首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科普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周明全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周教授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和感谢,他在致辞中说到,科普的目的是帮助公众理解科学,帮助公众欣赏科学,促进公众参与科学。本次活动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面向高知的科普,主要针对不同行业的科技工作者,进行新技术介绍和引导,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开辟新的发展思路;二是面向教育的科普,主要介绍未来教育的产业化新技术,促进未来教育新技术的落地和普及。

 

本次活动在如何运用新的信息技术变革教育,支持新工科的高等教育事业及对不发达地区教育有所贡献等方面进行了讨论和交流。中科院软件所戴国忠研究员、新工科联盟执行秘书长张龙、新工科虚拟资源库建设委员会主任李凤霞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刘越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李雁翎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李艳燕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在报告中给出了自己的见解和讨论,来自澳大利亚ERC机器人学校校长唐威鹏先生介绍了国际上教育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展望。

 

image.png 

上左起:戴国忠、张龙、唐威鹏

下左起:李凤霞、李雁翎、刘越、李艳燕

 

当天下午,来自HTC威爱教育的吕云博士、上海张江虚拟现实与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文钧雷会长、北京虚实空间联合创始人崔磊、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蒋运韫博士、曼恒科技的胡晓婷、北京诺亦腾的杨健及北京师范大学王志春、税午阳博士分别介绍了各自在虚拟教育方面的工作及新技术产品的展示。

 

image.png 

上左起:吕云、文钧雷、崔磊、蒋运韫

下左起:胡晓婷、杨健、王志春、税午阳

 

虚拟现实是高度发展的计算机技术在各种领域的应用过程中的结晶和反映,不仅包括图形学、图像处理、模式识别、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人工智能等高性能计算技术,而且涉及数学、物理、通信,甚至与气象、地理、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相关,所以近年来虚拟现实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形成了广阔的应用领域。本次活动围绕虚拟现实在教育中的应用,在师范院校展开科普活动,对推动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行业的很有意义, 虚拟教育,就是信息技术支持的教育变革。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虚拟教育可以是互联网+教育;大数据+教育、 VR+教育、 AI+教育、区块链+教育等等。研讨与普及新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激活教育的发展动力,办好既是现代化的教育、又是人民满意的教育有重要的意义。

 

image.png 

现场互动体验

 

本次活动在学会领导和各位专家学者及业内科技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image.png


Copyright © 202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