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博论坛邀请历届优博获得者及其他优秀科研工作者分享前沿研究进展。论坛致力于为青年学者们搭建学术交流和研讨平台,促进青年人才的成长与合作,激励创新性研究,推动中国图像图形学领域的科技进步。本次论坛为第七期优博论坛,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主办,由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CSIG广州会员中心与CSIG成像探测与感知专委会等承办,邀请CSIG优博论文获得者与知名学者共10名讲者做学术报告,并在panel环节探讨导师如何培养优秀博士与学生如何成长为优秀博士。
一、会议时间
2024年7月18日上午 9:00 - 12:10,下午14:00 - 16:3
二、会议地点
主办单位: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承办单位: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CSIG广州会员中心、CSIG成像探测与感知专委会、CSIG青工委、CSIG优博俱乐部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A101会议室
第七期CSIG优博论坛会议日程
主办单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 承办单位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CSIG广州会员中心与 CSIG成像探测与感知专委会
|
会议安排 | 主持人 | |
9:00-9:10 | 领导致辞 | 郑伟诗 教授 |
9:10-9:15 | CSIG优博论坛发展历程介绍 马超 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 | |
9:15-9:45 | 题目:视频理解中的关系学习研究 | |
9:45-10:15 | 题目:模型推理优化技术研究 | |
10:15-10:30 | 茶歇 | |
10:30-11:00 | 题目:智能视频编码模型与方法 | |
11:00-11:30 | 题目:低质图像恢复与识别 | |
11:30-11:50 | 题目:目标定位和计数中的点标注偏移问题研究 | 胡建芳 副教授 |
11:50-12:10 | 题目:微表情检测与识别:读脸读心 贲晛烨 教授(山东大学) | |
午餐 | ||
14:00-14:30 | 参观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 | |
14:30-14:50 | 题目:跨模态视频-文本内容定位 胡建芳 副教授(中山大学) | 吴岸聪 副教授 |
14:50-15:10 | 题目:视听联合体验质量评价 | |
15:10-15:30 | 题目:无约束感知理解:从视觉垂域建模到 多模态统一与多任务协同 | 张青 副教授 |
15:30-15:50 | 题目:基于多模态感知的全天候行人重识别 | |
15:50-16:20 | Panel:导师如何培养优秀博士,学生如何成长为优秀博士 丁贵广 教授(清华大学)、马思伟 教授(北京大学)、董伟生 教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翟广涛 教授(上海交通大学)、马超 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张鼎文 教授(西北工业大学)、赵健 研究员(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 | 胡建芳 副教授 |
16:20-16:30 | 会议总结 | 赖剑煌 教授 |
报告嘉宾
报告人简介:徐常胜,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和首都科技领军人才工程,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王宽诚率先人才计划卢嘉锡国际团队负责人。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会士(IEEE Fellow),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国际计算机学会杰出科学家(ACM Distinguished Scientist)。发表IEEE和ACM汇刊论文120多篇,国际顶级会议会议论文100余篇。在多媒体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获得最佳论文奖10余次。获得2018年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2009年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7次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 报告题目:视频理解中的关系学习研究 | |
报告人简介:丁贵广,清华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副主任、教授,国家杰青获得者。以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国家公共安全、网络内容管理、自动驾驶、机器人和工业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实际应用需求为出发点,开展视觉感知理解、视觉模型结构设计、视觉模型压缩优化等方面的研究,在网络多媒体内容处理、工业视觉缺陷检测等领域开展规模化应用,研发高效的视觉感知计算系统和平台。先后主持国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研发项目等数十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Google Scholar引用17000余次,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快手、OPPO、京东、凌云光等单位。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人工智能学会吴文俊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奖项。 报告题目:模型推理优化技术研究 | |
![]() | 报告人简介:马思伟,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国家杰青、IEEE Fellow(国际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腾讯科学探索奖获得者,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63项目首席专家,视频与视觉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马思伟教授长期从事高效视频编码研究,聚焦于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率失真优化编码理论与方法,已发表国际期刊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80多项。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特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奖励。 报告题目:智能视频编码模型与方法 |
报告人简介:董伟生,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副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图像视频处理、深度学习、计算机视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包括部委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等项目,曾入选国家“优青”、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等人才计划。在国际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论文已被Google引用11000余次。曾任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A类期刊IEEE Trans. on IP编委、CVPR 2022领域主席,现任SIAM Journal on Imaging Sciences编委。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排名第二),陕西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 报告题目:低质图像恢复与识别 | |
报告人简介:许永超,武汉大学教授、博导。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在法国巴黎十一大和东巴黎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回国前任职于巴黎高等信息工程师学院Assistant Professor。主要从事复杂场景图像解析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包括弱对比度、色彩与几何形态变化下图像分析等。相关工作发表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IEEE TPAMI/TIP、IJCV、CVPR/ICCV/ECCV/MICCAI等国际权威期刊和会议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课题等项目。入选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工程,获CVPR2019半监督视频图像分割DAVIS竞赛冠军、ECCV2020无人机视角下的密集人群计数竞赛冠军。 报告题目:目标定位和计数中的点标注偏移问题研究 | |
报告人简介:贲晛烨,山东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级青年人才,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模式识别。IEEE Senior Member,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会员,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等。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等20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在IEEE T-PAMI、IEEE T-IP、IEEE T-CSVT、IEEE T-MM、PR 、CVPR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4项,成果在宁夏银川监狱、内蒙古呼和浩特第三监狱和江西省赣州监狱的个人谈话、心理矫治与智能审讯系统以及青岛两个社区的视频监控系统上成功应用,服务了社会治理,为平安中国的建设做出重要贡献。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1)、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石青云女科学家奖、山东省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指导教师、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 栋梁之师 、“智能基座”华为云与计算先锋教师、青岛市巾帼建功标兵、青岛市巾帼科研之星、山东大学“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报告题目:微表情检测与识别:读脸读心 |
报告人简介:胡建芳,中山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注视频内容解析理论及应用研究,在IEEE TPAMI、TIP、CVPR和ICCV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支持,入选中山大学逸仙学者新锐学者,多次参加国际顶级学术会议挑战赛并获冠军,担任第十九届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学术Poster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视觉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 报告题目:跨模态视频-文本内容定位 | |
报告人简介:闵雄阔,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多媒体质量评价,主持自然基金面上、青年等项目;入选博新计划、浦江人才计划;获中国电子学会优博、中国图像图形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国内奖励;以及IEEE TMM最佳论文提名奖、IEEE ICME最佳学生论文奖等国际奖励;发表IEEE/ACM汇刊及CCF A类会议论文6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6千余次。 报告题目:视听联合体验质量评价 |
报告人简介:赵健,中国电信人工智能研究院多媒体认知学习实验室(EVOL Lab)负责人、资深研究科学家,西北工业大学光电与智能研究院研究员、博导,博士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领域包括:多媒体分析、临地安防、具身智能。发表CCF-A类论文60余篇,一作代表作包括2篇T-PAMI(IF: 24.314)、3篇IJCV (IF: 13.369)等,第一发明人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技术成果应用于中国电信、百度、蚂蚁金服、奇虎360等7个科技行业领军企业。入选了中国科协及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主持JKW某特区项目、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等项目6项。曾获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2023)、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5, 2022)、ACM MM'18唯一最佳学生论文奖(一作,1/208, CCF-A类会议),7次在国际重要科技赛事中夺冠。 担任北京图象图形学学会理事,国际知名期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dvances》、《IET Computer Vision》编委,《Pattern Recognition Letters》、《Electronics》特刊客座编辑,VALSE资深领域主席,ACM Multimedia 2021分论坛主席,CICAI 2022/2023领域主席,CCBR 2024论坛主席,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高级会员,“挑战杯”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评委,中国人工智能大赛专家委委员等。GitHub主页:https://zhaoj9014.github.io。学院主页:https://iopen.nwpu.edu.cn/info/1252/4626.htm。 报告题目:无约束感知理解:从视觉垂域建模到多模态统一与多任务协同 | |
报告人简介:张平平,大连理工大学未来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领域的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如CVPR/ICCV/ECCV/TPAMI/TIP等)上发表论文60余篇,目前谷歌学术引用5000余次。主持或参与国家重点研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基金/开放课题等多项科研项目。目前为CSIG多媒体专委会、CCF视觉专委会委员,担任多个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和会议审稿人或领域主席,国内盛会VALSE第6-7届执行领域主席。曾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20年度中国图象图形学会优秀博士论文、辽宁省优秀博士论文、大连市高端人才等。 报告题目:基于多模态感知的全天候行人重识别
| |
Panel嘉宾
翟广涛,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杰青,多年从事多媒体智能相关研究,曾获中国电子学会自然科学一等奖、技术发明一等奖及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获IEEETMM最佳论文奖等国际学术奖励20余项:任EIsevier期刊Displays主编、上海市图像图形学学会理事长。 |
马超,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长聘轨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青、上海市浦江人才、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博。上海交通大学与加州大学默塞德分校联合培养博士。澳大利亚机器人视觉研究中心(阿德莱德大学)博士后研究员。主要研究计算机视觉与机器学习。谷歌学术引用1万余次,连续入选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2020-2023)。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博俱乐部轮值主席、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获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奖、华为技术合作领域2021年度优秀技术成果奖,研究成果应用于华为达芬奇芯片及其无人驾驶MDC平台。 | |
张鼎文,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2015赴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进行为期2年的访问研究,致力于建立面向开放环境下、具备动态学习能力的新一代计算机视觉学习框架。迄今为止,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领域内国际重要期刊及会议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包含T-PAMI, IJCV, IEEE SPM, T-IP, CVPR, ICCV, Science China: Information Science等,曾入选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AI 华人青年学者榜单, 获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2021 IEEE TCSVT最佳论文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奖励。担任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VALSE执行领域主席委员会委员,IEEE TMM与TCSVT的首席客座编辑。 |
论坛主席
胡建芳,中山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专注视频内容解析理论及应用研究,在IEEE TPAMI、TIP、CVPR和ICCV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曾获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广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广东省杰出青年基金支持,入选中山大学逸仙学者新锐学者,多次参加国际顶级学术会议挑战赛并获冠军,担任第十九届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科学家会议学术Poster主席、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视觉大数据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 | |
吴岸聪,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是多模态视觉场景理解与生成,主要关注目标检测、跟踪与重识别等方向的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IEEE TPAMI、IJCV等国际顶级期刊和CVPR、ICCV等国际顶级会议论文。一作/通讯发表中科院一区/CCF-A论文14篇。谷歌学术引用次数超过4000次。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课题任务等项目。获得2021年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奖与2020年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入选2020年博士后创新人才计划与2021年百度AI华人新星百强榜单,获得ACM MM 2020多目标跟踪竞赛第一名与ICCV 2021行人重识别竞赛第三名。
| |
Copyright © 202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