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会员系统  |  联系我们  |  加入学会  
学会动态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第十一期优博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5-09-25      来源: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分享:

2025年9月19日上午,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第十一期优博论坛在青岛银沙滩温德姆至尊酒店举办。论坛由上海交通大学马超教授和晏轶超副教授共同组织,来自学术界、产业界的近百名同仁参加,共同探讨和关注图像图形领域的前沿进展和优博成长。

图片1.png 

本次论坛邀请了天津大学刘婧副教授、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曾润浩副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姜阳邦彦博士后、西北工业大学王聪副教授、浙江大学王伽臣研究员和华东师范大学谭鑫研究员等进行报告分享。本次论坛由CSIG优博俱乐部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马超教授主持。

图片2.png 

 CSIG优博俱乐部主席马超教授主持

天津大学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刘婧作了《面向复杂成像场景的高精度图像视频重建》的报告。报告回顾了在复杂成像条件下影响重建质量的主要因素,介绍并评估了一系列高精度图像与视频重建方法,展示了在复杂场景下提升重建质量并优化计算效率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并探讨了这些方法在实际视觉媒体处理中的推广与应用前景。

1758778408661539.png  

天津大学刘婧副教授作报告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长聘副教授曾润浩作了《面向动态变化场景的视频理解模型参数自适应》的报告。报告针对测试时自适应(Test-Time Adaptation, TTA)在视频理解中的挑战,提出了应对方案,通过动态感知增强、跨模态协同进化与高效优化引擎,在保证准确度的同时降低计算开销,实现了快速、稳定的在线自适应,从而提升视频模型在动态未知场景下的鲁棒性与泛化能力。

图片4.png 

 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曾润浩副教授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后、特别研究助理姜阳邦彦作了《理论启发的标签缺失机器学习算法》的报告。报告从半监督与无监督学习出发,强调在标签缺失环境中以理论度量与明确目标函数驱动算法设计的重要性,提出了可解释性与稳定性更好的学习范式,避免了经验驱动的盲目性,使模型更可靠地适应复杂且标注稀缺的实际场景。

图片5.png  

中国科学院大学姜阳邦彦博士后作报告

西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王聪作了《统计分析驱动的图像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与多模态大模型评价基准》的报告。报告指出了传统单一指标在度量复杂感知质量时的局限,介绍了以统计分析为核心的方法论,并提出基于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新框架。该框架用于多模态大模型评价基准的对齐,旨在分析与量化基准组件的内部有效性、维度可分离性及贡献,从而为更全面的质量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

图片6.png  

西北工业大学王聪副教授作报告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体育系百人计划研究员王伽臣作了《多模态融合的乒乓球智能运动训练》的报告。报告分享了将视觉、动作传感与其它模态数据融合用于运动训练的研究,介绍了用于运动状态感知、动作分类与训练推荐的大规模多模态数据集建设与建模方法,并讨论了系统在实际训练场景中对提升训练效果与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应用价值。

图片7.png  

浙江大学王伽臣研究员作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青年研究员谭鑫作了《面向可信具身的交互式空间理解》的报告。报告围绕“可信”在具身智能与空间理解中的关键性挑战,展示了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三维空间交互、基于认知理论的具身导航以及面向长程规划的思维链等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提升具身系统在实际复杂环境中可信性与可解释性的路径与技术要点。

图片8.png  

华东师范大学谭鑫研究员作报告

与会期间,报告交流热烈,大家针对方法可复现性、评测指标、计算开销、数据集建设与跨模态对齐等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论坛为青年学者提供了展示成果、交换观点与建立合作的良好平台,促进了学术思想与工程需求之间的互动。

最后,马超教授对出席本期论坛的各位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并鼓励更多青年学者持续关注并参与到CSIG优博论坛系列活动中来。

图片9.png

  参会人员合影

自2022年12月以来,CSIG优博论坛系列活动得到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界人员的大力支持。截至2025年9月,优博论坛活动已成功举办了11期,活动旨在打造百人规模的小而精的深度交流平台,在相关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反响,欢迎各位同行踊跃申请!



Copyright © 202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