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会员系统  |  联系我们  |  加入学会  
学会活动
CSIG 图像图形中国行-淮阴师范学院-91
发布时间:2022-08-29      来源: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分享:

   2022年8月14日,“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走进淮阴师范学院活动在淮安曙光国际大酒店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主办,CSIG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与淮阴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及淮安市人工智能学会联合承办,交流主题是“人工智能与数字文化遗产”。淮阴师范学院、淮阴工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师生以及部分企业员工共100余人参会。

   本次活动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潘志庚教授和淮阴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伏兵教授共同担任会议执行主席,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淮阴工学院、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的专家做专题报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潘志庚教授首先对学会及活动做总体介绍并感谢了承办方的精心准备,淮阴师范学院闫超栋副校长致欢迎词,后由潘志庚教授、邹修明教授主持了学术报告议程。

图片1.png

图片2.png

图 1 活动开幕及现场 

   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郭宗明研究员报告题目是“QoE驱动的VR视频传输关键技术”。报告介绍了视频技术在虚拟现实中的高质量传输研究难点以及基于QoE 驱动的视点自适应传输框架及挑战,详细介绍了QoE 传输模型、视点预测、全景视频映射和分块传输等关键技术,讨论了在带宽受限的网络上实现高质量的虚拟现实视频传输的技术方案。

图片3.png 图 2 郭宗明研究员作报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王美丽教授报告题目是“数字浮雕生成技术研究”。报告介绍了数字浮雕生成技术的相关研究及应用,深入探讨了基于图像、图形生成浅浮雕、高浮雕和凹浮雕以及生成单个模型以及多个模型布局的相关技术。

图片4.png

 图 3 王美丽教授作报告 


   淮阴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尹国军副教授报告题目是“中国传统河工器具数字化复原与当代传承”。报告介绍了古代运河河工器具的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深入探讨了各种器具数字化重建技术并运用虚拟技术展示了器具制作与实现的机制,探讨了研究河工器具对当下文化的积极意义。

图片6.png

 图 4 尹国军副教授作报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潘志庚教授报告题目是“元宇宙与数字文化遗产----走进清明上河图”。报告对现今元宇宙相关概念、产业和技术进行了整体梳理,介绍了数字化遗产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详细汇报了清明上河图静态图片转换为栩栩如生的动态场景相关技术要点和实现策略,并深入介绍运河文化中漕运的数字化、虚拟化场景设计技术。

图片7.png

 图 5 潘志庚教授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王健研究员报告题目是“智慧书法教育及其评测系统”。报告对书法教育现状进行了介绍,对书法字识别、书法字书写笔迹渲染、书法字作者风格生成等数字书法领域的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分析,对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图片8.png

 图 6 王健研究员作报告


   浙江工业大学左伍衡副教授的报告题目是“数字文旅产品用户体验研究与应用”。报告介绍了文旅产业的信息化发展趋势,探讨用户体验关注焦点、目标及研究方法,介绍了以用户为中心的全流程评价机制,并以几个典型案例做了详细分析和演示。

图片9.png

 图 7 左伍衡副教授作报告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创新创业服务中心邹轶彬主任汇报题目是“元宇宙与数字文旅----打造文旅产业发展的“新风口””。报告介绍了元宇宙+数字文旅相关研究热点,具体考察和分析了数字文化如何落地的几个具体案例。

图片10.png

 图 8 邹轶彬主任作报告


   本次“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活动现场互动活跃,学术氛围浓厚。参会师生及企业代表积极与专家进行交流讨论,最后由淮阴师范学院校党委办公室主任邹修明教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和致谢。本次“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走进淮阴师范学院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Copyright © 202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