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会员系统  |  联系我们  |  加入学会  
学会活动
CSIG图像图形中国行—北京大学—106
发布时间:2023-05-11      来源: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分享:

2023年5月9日,“CSIG 图像图形中国行”来到了北京大学,本次活动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CSIG数字文化遗产专委会、北京大学中国文字字体设计与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承办。

image.png 

1 专家组成员合影留念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副所长郭宗明研究员主持会议;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汪国平教授、北京大学社科部副部长郭琳、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教授致辞。天津大学张加万教授、石家庄铁道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副院长王晓芬教授北京建筑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人文学院副院长侯妙乐教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剑葳研究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院长张海副教授受邀作报告。本次会议得到了广泛关注,吸引了来自各个研究单位及高校师生 60 余位前来参会。

image.png 

2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


image.png 

3 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郭宗明研究员

 

image.png 

4 北京大学社科部副部长郭琳


image.png 

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副理事长汪国平教授

 

image.png 

6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院长沈睿文教授

 

image.png 

7 天津大学 张加万教授

报告题目:面向文物保护传承的可视计算技术:

报告强调了可视计算技术在文物保护传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文物领域与信息科技交叉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机会和挑战,包括如何真正理解文博行业的真实需求,实现文博业务能力的提升。张加万教授结合文物保护、传承需求和挑战,重点讨论文物数字化数据采集、文物知识组织加工、展览展示中的图形学、可视化、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技术研究进展。从数字化数据采集角度,要做到文物高效高精度数字化,面临着文物器型材质多样、保护有特殊环境要求等难题,数字化过程复杂、费时且成本高,自动化程度低。当前主要方法有三维光栅、激光扫描,稠密重建等。仍需加强高效采集加工的软硬件一体化解决方案,以及复杂器型、半透明物体采集问题,物体材质采集问题和本体监测问题等。从文物知识组织加工的角度探讨文物价值挖掘的问题,目前面临的挑战是严重依赖专家知识和个人技艺,表达缺乏规范,需要文物知识组织和分析挖掘的技术和系统。目前对策有建立通用文物知识组织表达模型,对文物的知识结构、文物的关系构建描述模型等。从展览展示和传播的角度,目前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做数字化展览的人对文物本身价值挖掘不多,需要通过数字手段有效地传播文物价值。以湖南博物院“听见湖湘”展览为例:基于文物知识图谱的多模态智能导览系统,利用文物数据模型、文物知识图谱等,向公众呈现文物信息。

image.png 

8 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副院长 侯妙乐教授

报告题目:数字文化遗产空间智能与虚拟修复:

报告介绍了数字文化遗产的概念是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中留存下来的图像、模型、视频、音频等各类要素;空间型数字文化遗产主要是指和空间信息相关的数字文化遗产。另外提到空间型数字文化遗产的三大特征,包括多源特征;多尺度特征,包括宏观环境尺度、中观本体尺度、微观细节尺度;多维动态特征,即可以表达不同维度的文化遗产信息,从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客观真实地反映文化遗产。侯妙乐教授指出数字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属性就是时空属性。通过多种动态感知手段获取文化遗产多层级信息数据模型,并对文化遗产时空属性进行详细梳理和总结。将传统的传统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放在时空维度,利用多学科交叉进行智能化处理,在计算机中基于高精度三维模型实现文物几何形态和纹理的自动化复原,实现文化遗产永续留存。

image.png 

9 石家庄铁道大学 王晓芬教授

报告题目:以数字技术赋能文博行业全生命、全产业链条发展

报告介绍了文博数字化发展现状,核心是数据采集处理、展示传播、开发利用。文博数字化在我国有五十年的历史,分为三个阶段,特别是疫情期间文博数字化发挥了很大的作用,30多个城市建立博物馆之城,加速文博数字化发展。王晓芬教授指出,文博数字化的需求和痛点有以下四个方面,其一是复杂文物高保真数据采集、处理、仿真建模技术有待改进和突破;其二是数字化展示传播形式单一、文化内涵阐释与公众生活融合;其三是文博数字化与多产业融合创新不足;最后,兼具文博知识与数字技术的复合性人才欠缺,中小型文博单位数字化发展力不从心。基于此,团队进行了探索尝试,解决高保真数据的采集和处理问题,提升展示传播与跨内涵展示,推动数字化创新融入生活,推广应用与多产业融合发展。

image.png 

10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张剑葳研究员

报告题目:文化遗产保护公众参与的数字化途径

报告重点探讨了公众参与遗产保护的实践。张剑葳教授认为数字化工作原理的本质是物象记录。文化遗产测绘是测绘学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中建筑遗产记录、监测及保护工程实施等方面的直接应用。从营造学社开始,梁思成、林徽因等人对建筑进行全方位的调查和记录,从而真正了解建筑本身的价值。现在做建筑测绘数据数字化,也要尽可能全面全方位。

张剑葳教授介绍了文化遗产保护数字化途径的不同实践。如北大赛克勒博物馆相关VR展对展品进行延伸加工,打破了时空限制。以及山西古建筑博物馆线上展览着力于解决如何实现博物馆收藏、博物馆叙事、吸引观众交互的问题。并介绍了数字化工具在长城保护中的作用,在箭扣长城二期研究性修缮工程中,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参与到长城保护中,同时在这次长城保护修缮上有大胆的创新和探索,把考古工作加到长城修缮里面去,在修缮过程中注重考古发掘,建立数字化系统。体现了长城保护原则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深化。

文化遗产数字化作为一种公众参与遗产保护实践的途径,也提示我们注意,文化遗产归根到底是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的学问。应从这一本源出发,探寻文化遗产数字化发展前进的方向。

image.png 

11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张海副教授

报告题目:从数字化到信息化的田野考古

报告指出考古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最需要数字化信息化的工作。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今的考古工作方式同过去简单地发掘相比产生了极大的改变,现在不但要把文物发掘出来,更要提取历史信息,做好采集和记录工作。正因此,田野考古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系统的工程。协调一个团队的运转是很复杂的,涉及到考古领队与考古资质单位,涉及到发掘、保护、采样、测绘、记录、资料、库房、人员等协调工作。田野考古数字化管理平台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其研发模式应该是将田野考古工作的模式“自下而上”的需求转变成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真正地贴合考古工作需求。从运维模式上,一是服务于业务需求,二是服务于国家需求。同时要建立全国田野考古数字化的标准和规范:考古方面的规范很难统一,我们二十年来致力于建设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田野考古发掘数字化记录与管理系统规范,对于规范考古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建立考古数字化管理平台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真正的产学研结合模式。根据考古发掘的实际需求,我们走过了从简单的数字化到信息大量提升的过程,大量的信息如何汇总、管理是考古发掘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好的信息化平台,现在的田野考古就能更顺利地成功开展下去。

image.png

图 12 参会人员向专家提问

在提问环节,现场参会人员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向相关专家进行了提问,各位报告专家分别进行了详细的解答,使他们加深了对学科的发展前沿的了解。

下午,参会的专家、师生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和张剑葳研究员的带领下,参观了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参会人员在参观的过程中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轻松愉快的讨论。“CSIG 图像图形中国行”在北京大学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Copyright © 2024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技术支持:中科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