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会员系统  |  联系我们  |  加入学会  
奖励与推荐
学会推荐12位青年人才入选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发布时间:2025-04-02      来源: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分享:

近日,中国科协发布《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公布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名单的通知》(科协办发组字〔2025〕7号),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推荐的12位青年人才入选: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陈姝宇、北京大学陈文拯、南京大学傅朝友、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高君宇、南开大学郭春乐、哈尔滨工业大学江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蒋铼、西北工业大学钱学林、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徐偲、江西财经大学鄢杰斌、上海交通大学杨学、北京师范大学张鸿文。

希望入选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潜心科研,勇攀高峰,争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以下为入选者介绍,按姓氏拼音排序:

640.jpg

陈姝宇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陈姝宇,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图形学。系列研究成果发表在ACM SIGGRAPH\TOG, IEEE TVCG等知名期刊会议上,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基金和博士后面上项目资助,并获得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石青云女科学家奖(青英组),中科院院长优秀奖,国家奖学金,北京市优秀毕业生等奖励,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目前担任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专委会执行委员,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智能图形专委会委员,可视化与认知计算专委会委员以及三维视觉专委会委员。


640 (1).jpg

陈文拯 

北京大学

陈文拯博士是北京大学王选计算机研究所的助理教授,曾任 NVIDIA 研究科学家。他的研究聚焦于三维视觉和计算摄影,主要探索如何结合物理成像原理与人工智能,实现对场景三维属性的精确感知。他的研究推动了三维重建、神经表征和新视角合成技术的发展,并在 CVPR、NeurIPS、SIGGRAPH 等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 30 余篇。其工作荣获国际计算摄影大会 Best Poster Award,并入选普林斯顿大学科学艺术展览。他的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包括 NVIDIA Omniverse 和 Snapchat 等平台。同时,陈文拯博士还担任 CVPR 2025 领域主席及 SIGGRAPH 2025 程序委员。更多信息请访问个人主页https://wenzhengchen.github.io/。


640 (2).jpg

傅朝友

南京大学

傅朝友,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员、助理教授、博导,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2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2022-2024年通过腾讯“天才少年”[技术大咖-T10]计划加入优图实验室担任高级研究员,作为Technology & Project Leader从事学术研究和工程落地工作。2024年8月加入南京大学。研究方向为多模态大模型、大语言模型、生物特征识别,已发表CCF-A类会议/JCR-1区期刊论文二十余篇,包括两篇一作IEEE TPAMI,代表性工作包括VITA多模态大模型系列(VITA-1.0/-1.5,Long-VITA),MME多模态评测基准系列(MME,Video-MME,MME-RealWorld)和Awesome-MLLM社区等,作为Owner的GitHub开源项目累计获得1.7万余次Stars,谷歌学术累计引用2800余次,2024年单年引用1700余次。曾获中科院院长特别奖、IEEE Biometrics Council最佳博士学位论文、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小米青年学者-科技创新奖、CVPR杰出审稿人等。


640 (3).jpg

高君宇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高君宇,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计算、视频理解、具身智能等,在CVPR, ICCV, ECCV, ACM MM, AAAI和TPAMI, TIP, TMM, TCSVT等人工智能领域顶级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一作论文19篇,谷歌引用2000余次。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ACM China SIGMM、百度奖学金等荣誉,入选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作为项目和课题负责人,主持了基金委面上项目、青年基金、科技创新2030 “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子课题、基金重点课题等多个项目。


640 (4).jpg

郭春乐

南开大学

郭春乐,南开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博导,入选南开大学“百名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入选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托举计划,2024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博士毕业于天津大学,攻读博士期间曾前往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交流访问。主持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华为、三星等资助的多项科研项目,相关多项专利技术完成成果转化。他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计算成像、图像复原与复原、图像生成与编辑等。作为第一(通讯)作者在TPAMI、TIP、CVPR等国际学术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2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8000余次,其中一作论文单篇最高引用1800余次。参与组织2022-2025年VALSE大会,曾任BMVC2022领域主席,参与组织CVPR 2024年MIPI Workshop。现担任SCI二区期刊IEEE Journal of Oceanic Engineering编委。


640 (6).jpg

江奎

哈尔滨工业大学

江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副教授,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助理,“青年科学家工作室”团队负责人。2022年于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研究方向主要包括开放环境智能感知与增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IEEE Trans.和 CCF-A类论文60余篇,谷歌学术累计引用5600余次,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曾获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黑龙江省优秀青年项目、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激励计划、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面上项目、湖北省技术创新重大项目、哈工大神舟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


640 (7).jpg

蒋铼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蒋铼,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学士、博士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后期间工作于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视觉感知模型、多媒体计算、医学图像处理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启元国家实验室、华为、阿里巴巴等科研项目。在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等领域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25篇,包括IEEE TPAMI、IJCV、IEEE TIP、CVPR等。谷歌学术引用2000余次,单篇文章最高引用290余次。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CVPR质量增强大赛双赛道冠军、ECCV立体匹配大赛冠军等多个荣誉,入选中组部海外博后引才专项计划、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华为卓越青年学者。


640 (8).jpg

钱学林

西北工业大学

钱学林,西北工业大学自动化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与重识别领域的研究工作。2021年于复旦大学获博士学位。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入选中国科协第十届青年人才托举计划等。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TPAMI, CVPR, ICCV等高水平国际期刊及会议论文2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1700余次,获IEEE Computer Society 论文最具影响力奖。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博士后面上、上海市超博等项目,参与国家级重点项目2项。


640 (9).jpg

徐偲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徐偲,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可信多模态学习相关研究工作。获得AAAI-24的最佳论文奖 (唯一第一作者),在IEEE TPAMI等中科院一区期刊或CCF A类会议发表论文31篇,其中一作/通讯19篇。入选“第十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校长奖”。作为骨干成员参与国基金重点项目2项,主持国基金面上、青年基金项目等。


640 (10).jpg

鄢杰斌

江西财经大学

鄢杰斌,江西财经大学讲师,硕士生导师,于2022年在江西财经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导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方玉明;曾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访学,师从加拿大科学院院士和工程院院士Zhou Wang教授。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江西省赣鄱俊才支持计划-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项目--青苗人才,荣获江西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 2)、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江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江西省博士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主持国家自科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面上项目、江西省自科基金项目共6项;在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A类期刊/会议和ACM/IEEE汇刊等权威国内/际刊物上发表20余篇论文,谷歌学术引用610余次。


640 (11).jpg

杨学

上海交通大学

杨学,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与感知学院助理教授。曾入选2023年CCF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划、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2022年CCF-CV学术新锐学者奖,并于2023/2024 连续两年入选斯坦福大学评选的全球前2% 顶尖科学家榜单。主要研究方向为基础视觉,聚焦于多模态大模型和遥感影像解译。在TPAMI/IJCV/CVPR/NeurIPS等CCF-A类期刊和会议上发表40余篇论文,其中第一/通信作者24篇,包含一篇Paper Digest最具影响力AAAI21论文榜首,谷歌学术引用近7700次,任ICLR领域主席。主导开发MMRotate、JDet、AlphaRotate等有向目标工具,相关开源代码在社区累计收获点赞约 1 万余次。


640 (12).jpg

张鸿文

北京师范大学

张鸿文,北京师范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虚拟数字人和人形智能体的运动捕捉、化身重建、具身交互与行为生成等研究,发表TPAMI/TOG和SIGGRAPH/CVPR/ICCV等顶刊顶会论文40余篇,包含口头报告/亮点论文7篇,Google Scholar引用量4000余次,一作提出的动捕系列开源算法累计获GitHub星标上千次,主持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联想蓝天基金等科研项目,入选或获评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论文、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代表性成果详见个人主页:https://zhanghongwen.cn


关于“青年人才托举工程”

“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是中国科协于2015年设立的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旨在发现、大力支持有较大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32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对每一位扶持培养的青年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三年,为他们潜心从事科学研究提供经费、政策、工作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在创造力黄金时期取得突出业绩,使其成长为专业水平高、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全面、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青年人才,成为国家科技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的重要后备力量。同时探索、创新青年科技人才的选拔机制、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形成具有特色的青年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评价标准。



Copyright © 2025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5643号   京ICP备12009057号-1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东路95号 邮编:100190

技术支持:中科服